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多导生理记录仪(BIOPAC)的理解与操作能力,增强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水平,我院社会心理学系于2025年3月28日组织开展了“多导生理记录仪”专项培训活动。本次培训特别邀请普昇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张文豪担任主讲人,通过理论讲授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,使学生了解了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理指标采集原理,为后续学生熟练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在理论环节,张工程师首先从多导生理记录仪的整体架构入手,系统介绍了该设备在心理学、医学、药学及神经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。他重点讲解了MP系列主机的核心功能、模块化扩展方式及其与AcqKnowledge分析软件的联动机制。随后,张工程师张工围绕皮肤电(EDA)、心电(ECG)、肌电(EMG)等心理学中常用的生理指标的采集原理、硬件连接方式与参数设定进行了详细阐述,强调了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与数据质量控制要求。

图中为MP160主机,该系统工作流程是通过电极或传感器采集动物或人体的生理信号,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MP160主机进行分析处理。
单台MP160主机可记录16通道生理数据。

图中为不同的传感器模块,从左至右,这些模块分别是:
RSP100C:用于呼吸(Respiration)的信号采集。
EMG100C:用于 肌电(Electromyography, EMG)信号采集,通常用于记录肌肉的电活动。
EEG100C:用于 脑电图(Electroencephalography, EEG)信号采集,记录脑电活动。
EDA100C:用于皮肤电反应(Electrodermal Activity, EDA)信号采集,通常用于测量皮肤的电导变化,反映情绪或压力反应。
SKT100C:用于皮肤温度(Skin Temperature, SKT)的采集。

在实操环节,张工程师依次介绍了电极粘贴、通道设置、采集设置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,演示了如何进行标准化数据记录及导出分析,并结合真实实验场景说明了不同设置对数据输出的影响。

图中为实操环节
培训最后,张工程师还与同学们就设备使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,围绕仪器校准、信号干扰排除、分析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答疑,并分享了当前生理信号采集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沿动态。